水滔滔。刘备携民过江,民得平安天下安 (刘备的歌)演唱:崔京浩,水滔滔。水滔滔,路漫漫,扶老携幼步履艰。
百姓何辜遭离乱,欲渡长河少行船。
民不弃我我难舍,瞻前顾后心怆然!
立大业,民为本,民得平安天下安。
风飒飒,路漫漫,抚剑昂首问苍天。
古来壮士多苦厄,鲲鹏何日得高旋?
臣子不能建基业,老去无颜对祖先!
民相随,志愈坚,不整乾坤心不甘。
马驰驰,路漫漫,暮云苍黄雁声寒。
汉武秋风辞意健,英雄何须叹华年。
得道多助功成就,愿见先民尽欢颜,
纵相别,挥手去,仁爱长存天地间。
关山月、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念妈娇·赤壁怀古、 古怨、扬州慢、苏武牧羊、木兰辞、满江红
关山月 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之填写新词,内容是抒写作者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借以非议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有反对侵略战争的意思。
胡笳十八拍 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着。
阳关三叠 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之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王维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唐末诗人陈陶曾写诗说:"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说明它和唐代大曲有一定的联系。后来又被谱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
王维的诗是为送友人去关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入琴曲后又增添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情调。曲谱最早见于《浙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据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1864年)的传谱,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
念奴娇·赤壁怀古 是北宋诗人苏。轼根据民间曲调《念奴娇》填词的一首独唱歌曲。《念奴娇》这个词牌,最早的歌词可能和唐代歌女念奴有关,故有此名。
念奴是唐玄宗时"梨园"里最著名的女歌手之一。据诗人元稹说,当时宫廷每年会宴百官,必有音乐歌舞表演,但是累日之后,万众喧哗,常常弄得舞台上的演出无法继续下去,于是玄宗便下令叫念奴出去歌唱。当中官太监高力士向大家宣布这个节目时,台下马上就安静下来了。这个词牌自五代以来即已流行,有不少人为之填写新词。其中以苏轼这首词最能体现原调"高亢豪迈"的精神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古怨 是南宋作曲家姜白石(1155--1221)为探索古代"侧商调"而创作的一首琴歌。侧商调即隋唐时候流行的"燕乐调",其音阶特点是引用降低的七度音B7。作者是一位爱国词人和音乐家,常常自己作词并谱曲,称为"自度曲"。
他的作品大都是长短句的词体歌曲,琴歌《古怨》则采用骚体,可能是他晚期的作品。当时宋朝偏安江南,对金人强占北方领土采取不抵抗政策,并对辛弃疾等抗战派爱国将领进行钳制和打击。白石有感于国土沦亡,世事昏黯,联系自己凄苦的身世,因借"古怨"为题,创作了这首歌曲,以寄托他的怨恨和凄情
扬州慢 南宋时候,金主完颜亮于1161年入侵扬州重镇,使这个"淮左名都"遭到严重破坏,久久不能恢复。经过十五年后,作曲感慨地说,如此景象,即使大诗人杜牧在世,也将惊叹而无法用笔墨来表达和描述的。
苏武牧羊 此曲约产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曾长期流行于二、三十年代。传说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学教师。内容采自古代历史故事: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贵族囚禁冰窟逼降,他饮雪吞毡,坚决不从。后来又把他遣送到北海边上牧放公羊,说要等公羊生子之后才能放他回朝。此曲虽用古代题村,但却寄托着当时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它音调流畅,内容通俗,感情深切,因而流行较广。
木兰辞 原是产生于南北朝时候的一首叙事诗,写爱国女英雄木兰(传说姓花)从军的故事。北魏年间,可汗大点兵,民间女子木兰,因父老弟幼,乃假扮男装,代父应征,驰骋疆场,转战十年,立下辉煌战功。当胜利回师时,坚决不受朝廷封赏,而提出"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要求。
诗中塑造的这一热爱家园、不图宝贵荣华的英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辛亥革命后不久,《木兰辞》被谱成歌曲流传,在当时国难深重、帝国主义横行的历史条件下,很受群众欢迎。
满江红 宋、元时候最流行的词牌之一。现行曲调本来是和元代萨都剌的词《满江红·金陵怀古》配在一起的,二十年代中,杨荫浏先生将它与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词相结合而得以广泛流传。岳飞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后遭投降派秦桧诬陷而被杀害。这首词描述他回忆过去转战南北的艰苦岁月,想到而今却是"三十功名尘与土",靖康之耻犹未报雪,发出了"臣子恨,何时灭"的感叹,并表达了坚持"收复旧山河"的壮志和决心。
歌曲音调淳厚,节奏稳健,感情昂扬而壮烈。全曲由两大段组成,称为上、下片,下片的曲调基本上是上片的反复,只第一句略有变化,称为"换头",是词调音乐中最典型的曲式结构之一。
547~564
标题为
547 与犯人共度的两天(第一天)◆
548 与犯人共度的两天(第二天)◆
549 回转寿司之谜(前篇)
550 回转寿司之谜(后篇)
551 犯人是元太的父亲(前篇)
552 犯人是元太的父亲(后篇)
553 问讯室◆
554 鹳的探索之旅(搜索兰篇)◆
555 鹳的探索之旅(追踪阳菜篇)◆
556 恐怖的交叉路口◆
557 与危险的二人同行
558 死亡之馆 赤壁(三顾之礼)
559 死亡之馆 赤壁(掌中之物)
560 死亡之馆 赤壁(孔明之死)
561 死亡之馆 赤壁(空城之计)
562 彩虹色的绑架◆
563 侦探团VS强盗团(骚乱)
564 侦探团VS强盗团(沉默)
《历史的天空》
歌曲原唱:毛阿敏
填 词:王健
谱 曲:谷建芬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 盛衰岂无凭啊 一页风云散啊
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啊 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 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扩展资料:
歌曲《历史的天空》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第1-6集(第7集为《貂蝉已随清风去》)、8-18集(第19集为《这一拜》)、20-83集(第84集为《滚滚长江东逝水》)片尾曲,此歌凭借苍凉而荡气回肠的曲风奠定了历史咏叹歌曲的巅峰。
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改编。
该剧演述的是三国时代的故事,是魏、蜀、吴的兴亡史,共分为《群雄逐鹿》(1—23集)、《赤壁鏖战》(24—47集)、《三足鼎立》(48—64集)、《南征北战》(65—77集)、《三分归一》(78—84集)五大部分。
着重表现的是乱世中多个政治集团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这种斗争发展成为连接不断的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和军事冲突,造就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将近一个世纪中的风云变幻。
《醉赤壁》
作词:方文山
作曲:林俊杰
落叶堆积了好几层 而我踩过青春听见
前世谁在泪语纷纷 一次缘份结一次绳
我今生还在等一世 就只能有一次的认真
确认过眼神 我遇上对的人
我挥剑转身 而鲜血如红唇
前朝记忆渡红尘 伤人的不是刀刃
是你转世而来的魂
确认过眼神 我遇上对的人
我策马出征 马蹄声如泪奔
青石板上的月光照进这山城
我一路的跟 你轮回声 我对你用情极深
洛阳城旁的老树根 像回忆般延伸你问
经过是谁的心跳声 我拿醇酒一坛饮恨
你那千年眼神是我 醉醉坠入赤壁的伤痕
确认过眼神 我遇上对的人
我挥剑转身 而鲜血如红唇
前朝记忆渡红尘 伤人的不是刀刃
是你转世而来的魂
确认过眼神 我遇上对的人
我策马出征 马蹄声如泪奔
青石板上的月光照进这山城
我一路的跟 你轮回声 我对你用情极深
确认过眼神 我遇上对的人
我策马出征 马蹄声如泪奔
青石板上的月光照进这山城
我一路的跟 你轮回声 我对你用情极深
我一路的跟 你轮回声 我对你用情极深
扩展资料:
《醉赤壁》是林俊杰演唱的歌曲,由方文山作词,林俊杰作曲,收录在林俊杰2008年10月18日发行的专辑《JJ陆》中。
这首歌曲是网络游戏《赤壁online game》的主题曲。
歌曲鉴赏
歌曲走的是浪漫、感性的路线,着重表现更柔情的东西。这首歌曲完全没有了R&B的节奏感,有一种比较纯粹的中国古典韵味,让人听了有点飘然。《醉赤壁》充满古典气息,是对三国人物的另一种诠释。
歌手信息
林俊杰(JJ Lin),1981年3月27日出生于新加坡,华语流行乐男歌手、词曲创作者、音乐制作人。
2003年发行首张创作专辑《乐行者》。2004年凭专辑《第二天堂》中的歌曲《江南》获得广泛关注。2014年以专辑《因你而在》夺得第2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奖 。
2004年、2015年两度受邀演唱新加坡国庆庆典主题曲 ,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新加坡青奥会 火炬手,凭借在音乐创作与慈善公益事业等方面的表现,2009年荣获新加坡杰出青年奖,2014年获得第5届通商中国青年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