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幼时,他的姑姑馆陶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姣许配给他,便半开玩笑的去征求他的意见,童稚的刘彻当场答曰:“好!若得阿姣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公主大悦,遂力劝景帝促成这了桩婚事。这就是“金屋藏娇”一词的来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刘彻这次极到位的回答一方面使他从此赢得了长公主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注定了西汉王朝未来几十年的奢糜。
但可怜的阿娇并没有等来刘彻许诺给她的“金屋”,贵为皇后的她根本无法让刘彻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武帝使有司赐皇后书,以“惑于巫祝”为由夺其玺授。一场以阿娇终身幸福为++的赌博式的政治婚姻结束了。几年后,阿娇郁郁而终。
汉武帝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史书上说,武帝去其姊平阳公主家做客,席间去洗手间的时候同前来侍奉的婢女卫子夫发生了关系。宴会散后,武帝即将卫子夫带回了宫中。然而不谙赌术的卫子夫一进宫就输得精光--她被风流成性的武帝给忘到脑后去了,直到一年以后才得以复见,子夫“涕泣请出”,武帝怜之,于是再次临幸,子夫遂有身孕。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为刘彻生下了后来的戾太子刘据。母以子贵,同年,卫子夫被册立为皇后。然而到了武帝晚年,宫中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刘据遭诬陷自杀,卫子夫虽身为皇后也受到牵连,被迫自尽。这场刘彻自娱自乐的赌博最终以卫子夫母子的惨败而收场。
于是,两位皇后的悲惨命运使得李夫人有幸成为千年之下陪伴刘彻的唯一一位女性。
这位有“倾国倾城”之誉的女子的确得到了这个男人所能给予的最大限度的眷顾与恩赐,生前死后都荣极一时。但她却并没有因此而迷失自己。她的心里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只不过是这个暴躁而花心的男人的一件玩物,是自己家族谋取富贵与权力的一件工具。一旦有一天,她让这个男人开始感觉到厌倦,那么所有她和她的家族已经得到的,和将要得到的一切,都会在雷霆震怒中化为乌有。身不由己的她从哥哥李延年煞费苦心的谱写歌曲时开始,就已经被当成一颗小小的骰子抛进了自己娘家与丈夫的赌局之中。在这场巨大的政治赌博中,她随时有可能会粉身碎骨。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是这场赌局中唯一不可能赢的人。
所以,在她临死的时候,身负重任的她拒绝了武帝“一见”的请求,甚至武帝“复言必欲见之”时,她竟“转乡歔欷而不复言”,惹得武帝大为不悦,拂袖而去。要知道,这个飞扬跋扈的男人的一生只有两次被拒,一次是大宛国君拒绝了他用金马换宝马的请求,结果,狂怒之下的刘彻发兵十万,踏平了大宛。然而这一次,他居然被自己心爱的女人,在这种时候,用这种方式拒绝了,这让他怎能不感到懊恼!就连李夫人的姐姐也感到不安了。但李夫人却仍十分清醒:“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思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事实证明,她是了解武帝的,而且很有把握。她死后,武帝以皇后之礼安葬了她。她的家族也得以继续“钟鸣鼎食”的荣华富贵。
我每次读到此处时,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悲伤:一个女人,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却不能,或者说是不敢,接受自己丈夫的探视。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悲哀与不幸啊!她为她的家族赢得了一切,却唯独输掉了自己。与此同时,作为另一个当事人的刘彻,一个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男人,却迫使自己的女人即使到了生命的弥留之际仍在费尽心机于自己的反复无常,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尴尬与遗憾呀!从这一点看,他虽然赢得了人生,却没有赢回爱情。他一样也是个输家。
不过相比较钩弋夫人,李夫人的遭遇就完全有理由被看作是一种幸运了。因为钩弋夫人留给后人的完完全全是一种震惊和战栗。从后来的结果看,她参加的这场赌博从一开始就完全没有赢的可能。这个给武帝生下了后来的皇位继承人的河间异女,居然在武帝临死前以“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的理由莫名其妙的处死了。
在这一场场以生命为++的赌博中,他们输掉的难道都仅仅只是生命?
李夫人
西汉李延年的这首《佳人曲》,是用以向汉武帝推荐自己的妹妹李夫人的。李氏即成为继卫子夫,王夫人之后,得专宠之第三人。
李夫人是个不简单的女子,聪明而且美丽。首先她的相貌就很不简单,倾国倾城这个成语最先就是用来形容她的。她生得云鬓花颜,婀娜多姿,尤其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却不幸沦落风尘,
她有一位音乐奇才的哥哥李延年,“性知音,善歌舞”,能填词也能编舞。李延年因为善音乐被封为乐府协律督尉,在宫内廷音律侍奉。
他利用给汉武帝唱歌的机会,唱出了他自己创作的一代名曲《佳人曲》。汉武帝听得如痴如醉,“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吗?”平阳公主趁机说道:“延年的妹妹貌美非凡!”武帝连忙召李氏进宫,只见李氏体态轻盈,貌若天仙,而且同其兄长一样也善歌舞。大概此时,《佳人曲》的唯美词句又回荡在汉武帝的耳边,就这样李氏开始了她的宫廷生活
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临终前甚至不敢让汉武帝看到她憔悴的容颜。她一番苦心,为她的兄弟争取荣华富贵,她的兄弟却不争气,犯下弥天大错,整个家族都被汉武帝处死。
她的孙子刘贺,曾短暂地登上皇位,却又很快被废为海昏侯,连“王”的头衔都没保住。
一代佳人,活着的时候风光无限,万千宠爱,去世之后,却空余“孝武皇后”的头衔。
接下来,我们就从李夫人本人、李夫人的家族,以及李夫人的后代,这3个方面,来看李夫人的最终结局。
一、李夫人本人:红颜薄命
李夫人出现在汉武帝面前的时候,皇后卫子夫早已失宠,卫氏家族也已不复巅峰的荣耀。
和卫子夫一样,李夫人的出身很低。她的一家,世代为倡。
但是,因为机缘巧合,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进了宫。她也因为美貌,被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选中,留在府里培养,只等找到机会,就把她送到汉武帝身边。
有一天,李延年在汉武帝面前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一听,眼睛就亮了。随即又有些惆怅: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美人吗?
平阳公主抓住机会,对汉武帝说: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美人啊!
汉武帝立刻把李家小妹召进宫,发现她果然如歌里唱的那样美丽,还擅长舞蹈。
李夫人就这样进了宫,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
这也是成语“倾国倾城”的由来。
《汉书》: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李夫人进宫之后,宠冠后宫,风光无限。就连她头上戴的玉簪,都引起了后宫美人的效仿,导致长安的玉价暴涨。
很快,她就为汉武帝生了一个小皇子。汉武帝对这个儿子,也非常宠爱,就连选老师,都要选当世的大儒。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年纪轻轻的李夫人就身患重病,眼看就活不了多久了。
焦急的汉武帝来探望李夫人,李夫人却用被子蒙着头,不肯让汉武帝看到她的脸。
直到汉武帝离开,李夫人才吐露了心声:她之所以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全靠她美丽的容颜。如今她生了重病,不再美丽,与其让汉武帝嫌弃她,不如让汉武帝一直记得她最美丽的模样,一直把她放在心里。
《汉书》:夫人曰:“……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可以说,李夫人看透了汉武帝的心思。
她去世之后,汉武帝果然一直惦记着她,用皇后的礼仪厚葬她,把她的画像挂在甘泉宫,好时时刻刻能看到,还找来方士,想为她招魂,再见她一面,倾诉思念之情。
在汉武帝的后宫,能被汉武帝如此眷恋的女人,实在不多。
汉武帝去世之后,由于皇后卫子夫早已被废,托孤大臣霍光依照汉武帝生前的意愿,把李夫人追封为“孝武皇后”,让李夫人千秋万代,在宗庙里与他长伴。
只可惜,李夫人去世得太早,看不到这一切了。
《汉书》: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
二、李夫人的家族:两次被族诛
李夫人有两个哥哥,一个是李延年,一个是李广利。还有一个弟弟,叫做李季。
李夫人去世之后,汉武帝对她念念不忘,对她的两个哥哥也爱屋及乌,给他们封官,重用他们。
《汉书》:其后,上以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延年为协律都尉。
李延年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当年就是他的一首《佳人曲》,不仅帮助李夫人迷住了汉武帝,还留下了“倾国倾城”这个成语。
汉书里说他“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对汉朝的音律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李夫人去世之后,汉武帝虽然给他们兄弟封了官,但是人走茶凉,李家的恩宠,也日益减少。
后来,李延年的弟弟李季淫乱后宫,汉武帝勃然大怒,下令诛杀他们兄弟全族。
唯有李夫人的另一个哥哥李广利,当时正率军攻打大宛,逃过一劫。
后来,李广利带着军功归来,汉武帝便没再因为他兄弟的事追究他,而是把他封为海西侯。
作为汉武帝后期军功最高、最受重用的将领,李广利让李家又一次蓬勃发展起来。
然而,李广利不甘心就此做一个普通的外戚。
当时,汉武帝对太子刘据不满,而李夫人的儿子刘髆,很受汉武帝宠爱。
李广利动起了小心思,和他的亲家,左丞相刘屈氂,密谋想要拥立刘髆当太子。
事情败露之后,汉武帝把李广利妻子儿女都杀了。当时李广利正在外攻打匈奴,听到这件事,吓得不敢回汉朝,投降了匈奴。
于是,李氏一族,再一次被诛灭。
李夫人的儿子刘髆,也从此与皇位无缘。
《汉书》:其后李延年弟季坐奸乱宫,广利降匈奴,家族灭矣。
三、李夫人的后代:降王为侯
李夫人家族被诛灭不久,巫蛊之祸发生,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都自杀身亡。
太子之位空了出来。
但是,李夫人的儿子刘髆,此前被卷入李广利事件,虽然没有被牵连,却也失去了竞争储位的资格。他被封为昌邑王。
刘髆英年早逝,他的儿子,也就是李夫人的孙子,刘贺,成为新一任昌邑王。
而汉武帝最终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也就是汉昭帝。
汉昭帝21岁早逝,没有儿子。霍光等人商议过后,决定拥立孝武皇后李夫人的孙子刘贺为新的天子。
刘贺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以荒淫无度为理由废黜。史书上说,他27天内,干了1000多件坏事。
有人认为,刘贺并非真的荒淫无度,而是与霍光斗争失败之后,被当权者抹黑。
无论如何,被废的刘贺,也没能恢复昌邑王的身份,而是被降为海昏侯。他的子孙后代,也世代继承海昏侯的爵位。
写在最后
李夫人及其家族,是汉武帝后期,相当有存在感的后妃和外戚。
但是,李夫人红颜薄命,她的家族也如昙花一现。
终究没能复制卫氏的辉煌。
你们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临终前甚至不敢让汉武帝看到她憔悴的容颜。她一番苦心,为她的兄弟争取荣华富贵,她的兄弟却不争气,犯下弥天大错,整个家族都被汉武帝处死。
她的孙子刘贺,曾短暂地登上皇位,却又很快被废为海昏侯,连“王”的头衔都没保住。
一代佳人,活着的时候风光无限,万千宠爱,去世之后,却空余“孝武皇后”的头衔。
接下来,我们就从李夫人本人、李夫人的家族,以及李夫人的后代,这3个方面,来看李夫人的最终结局。
一、李夫人本人:红颜薄命
李夫人出现在汉武帝面前的时候,皇后卫子夫早已失宠,卫氏家族也已不复巅峰的荣耀。
和卫子夫一样,李夫人的出身很低。她的一家,世代为倡。
但是,因为机缘巧合,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进了宫。她也因为美貌,被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选中,留在府里培养,只等找到机会,就把她送到汉武帝身边。
有一天,李延年在汉武帝面前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一听,眼睛就亮了。随即又有些惆怅: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美人吗?
平阳公主抓住机会,对汉武帝说: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美人啊!
汉武帝立刻把李家小妹召进宫,发现她果然如歌里唱的那样美丽,还擅长舞蹈。
李夫人就这样进了宫,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
这也是成语“倾国倾城”的由来。
《汉书》: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李夫人进宫之后,宠冠后宫,风光无限。就连她头上戴的玉簪,都引起了后宫美人的效仿,导致长安的玉价暴涨。
很快,她就为汉武帝生了一个小皇子。汉武帝对这个儿子,也非常宠爱,就连选老师,都要选当世的大儒。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年纪轻轻的李夫人就身患重病,眼看就活不了多久了。
焦急的汉武帝来探望李夫人,李夫人却用被子蒙着头,不肯让汉武帝看到她的脸。
直到汉武帝离开,李夫人才吐露了心声:她之所以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全靠她美丽的容颜。如今她生了重病,不再美丽,与其让汉武帝嫌弃她,不如让汉武帝一直记得她最美丽的模样,一直把她放在心里。
《汉书》:夫人曰:“……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可以说,李夫人看透了汉武帝的心思。
她去世之后,汉武帝果然一直惦记着她,用皇后的礼仪厚葬她,把她的画像挂在甘泉宫,好时时刻刻能看到,还找来方士,想为她招魂,再见她一面,倾诉思念之情。
在汉武帝的后宫,能被汉武帝如此眷恋的女人,实在不多。
汉武帝去世之后,由于皇后卫子夫早已被废,托孤大臣霍光依照汉武帝生前的意愿,把李夫人追封为“孝武皇后”,让李夫人千秋万代,在宗庙里与他长伴。
只可惜,李夫人去世得太早,看不到这一切了。
《汉书》: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
二、李夫人的家族:两次被族诛
李夫人有两个哥哥,一个是李延年,一个是李广利。还有一个弟弟,叫做李季。
李夫人去世之后,汉武帝对她念念不忘,对她的两个哥哥也爱屋及乌,给他们封官,重用他们。
《汉书》:其后,上以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延年为协律都尉。
李延年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当年就是他的一首《佳人曲》,不仅帮助李夫人迷住了汉武帝,还留下了“倾国倾城”这个成语。
汉书里说他“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对汉朝的音律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李夫人去世之后,汉武帝虽然给他们兄弟封了官,但是人走茶凉,李家的恩宠,也日益减少。
后来,李延年的弟弟李季淫乱后宫,汉武帝勃然大怒,下令诛杀他们兄弟全族。
唯有李夫人的另一个哥哥李广利,当时正率军攻打大宛,逃过一劫。
后来,李广利带着军功归来,汉武帝便没再因为他兄弟的事追究他,而是把他封为海西侯。
作为汉武帝后期军功最高、最受重用的将领,李广利让李家又一次蓬勃发展起来。
然而,李广利不甘心就此做一个普通的外戚。
当时,汉武帝对太子刘据不满,而李夫人的儿子刘髆,很受汉武帝宠爱。
李广利动起了小心思,和他的亲家,左丞相刘屈氂,密谋想要拥立刘髆当太子。
事情败露之后,汉武帝把李广利妻子儿女都杀了。当时李广利正在外攻打匈奴,听到这件事,吓得不敢回汉朝,投降了匈奴。
于是,李氏一族,再一次被诛灭。
李夫人的儿子刘髆,也从此与皇位无缘。
《汉书》:其后李延年弟季坐奸乱宫,广利降匈奴,家族灭矣。
三、李夫人的后代:降王为侯
李夫人家族被诛灭不久,巫蛊之祸发生,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都自杀身亡。
太子之位空了出来。
但是,李夫人的儿子刘髆,此前被卷入李广利事件,虽然没有被牵连,却也失去了竞争储位的资格。他被封为昌邑王。
刘髆英年早逝,他的儿子,也就是李夫人的孙子,刘贺,成为新一任昌邑王。
而汉武帝最终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也就是汉昭帝。
汉昭帝21岁早逝,没有儿子。霍光等人商议过后,决定拥立孝武皇后李夫人的孙子刘贺为新的天子。
刘贺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以荒淫无度为理由废黜。史书上说,他27天内,干了1000多件坏事。
有人认为,刘贺并非真的荒淫无度,而是与霍光斗争失败之后,被当权者抹黑。
无论如何,被废的刘贺,也没能恢复昌邑王的身份,而是被降为海昏侯。他的子孙后代,也世代继承海昏侯的爵位。
写在最后
李夫人及其家族,是汉武帝后期,相当有存在感的后妃和外戚。
但是,李夫人红颜薄命,她的家族也如昙花一现。
终究没能复制卫氏的辉煌。
你们觉得,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