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曲是《送别》,是由李叔同于1915年填词的歌曲,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1936年,百代公司发行了北师附小学生龙珣独唱的灌录唱片,该版本后被中国唱片2004年出版的专辑《百年经典1:秋水伊人》。2004年9月30日,《送别》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而评选的“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
《碟中谍》系列电影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电影系列,几乎每一部单刷都不下二三十遍。其实每一部里面都有让人特别难忘的场面。
《碟中谍1》,阿汤哥跳飞机;《碟2》海边悬崖与反派打斗场面,《碟3》直流电拆纳米炸弹自救;《碟4:幽灵计划》阿汤哥爬迪拜塔,当时在电影院看的巨幕。场面真震撼和刺激;《碟5:神秘国度》跳下水力发电系统,够惊险;《碟6:全面瓦解》直升机的那一段了,先不说阿汤哥的年纪。就是那种紧张感真的让人很想冲到荧幕里面把反派打一顿的感觉。
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有那么几个,分别是友情、爱情还有撩妹的情节。《碟4:幽灵计划》里面影响最深刻的应该就是阿汤哥和女主开着宝马I8到阿联酋的富二代家的那一段。女主真性感也好看,弄得阿汤哥都不好意思。而且调戏富二代的那段真的很到位。
《碟5:神秘国度》主要还是班吉对阿汤哥的那种至死不渝的好基友情感。以及另外的一些成员之间的默契和信任。
《碟6:全面瓦解》主要还是感情部分,前妻和现女友同时在场,就别说有多尴尬。但就这一部分的情节。细品能感受到特别多的东西。首先阿汤哥是为了保护前妻的安全才迫使两人遥望相爱的。但那种爱是真爱。很多人一时间是无法理解的。而同为特工的女友,真的可以用生死相随来形容。可能也因为曾经出生入死的过往,但她也是深爱着阿汤哥的。而最后她的前妻也认为他们是最合适的。真的就验证了一句话,真的爱不是拥有,而是知道你过得幸福,即使必须放手,但我心依旧。只是爱的方式表达不同,这是《碟6》除了动作场面以外,给我最深刻的一些情节。导演在处理这样的感情细节部分的时候,真的很细腻很到位。
主题曲名叫《生死钟声》 演唱者:贾卿卿
《生死钟声》,是一部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谍战剧。1931 年4月24日,中共中央特科“红队”负责人顾顺章在护送一位高级干部前往鄂豫皖根据地返回途中于武汉被捕叛变。这是中共保卫工作史上所受的一次重大挫折。
顾顺章掌握中共中央核心机密,熟知中央领导人及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派驻上海的工作人员的化名及秘密住址。
在这千钧一发、决定中共前途和命运的危机时刻,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内部的地下党优秀特工钱壮飞,英勇机智,想方设法及时向上海中共特科领导人传递出这一十万火急的情报,从而使党中央和上海地下组织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是五号特工组
《五号特工组》是由慈文传媒出品,由赵青和虎子执导,于震、刘琳、王丽坤、施京明、淳于珊珊、原华主演的谍战题材电视剧。
该剧根据真实史料改编,讲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地下党员欧阳剑平与侨居海外的四位身怀绝技的青年志士秘密组成“五号特工组”,与日本女间谍及汪伪特工机构对峙的故事。
1、女性谍战剧。长久以来,观众对男性视角的谍战剧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固有印象。不难发现不少编剧的思维方式就是剧里的我方特工,间谍这类高智商,狂炫酷霸拽的角色必须男角色来才合适,而女角色不是恋爱脑,就是是非精儿,惹人厌的。长时间以来,深入人心,让人喜爱的谍战剧女角色屈指可数。而女性视角的谍战剧更是从来没有过的。
电视剧胭脂,就是以女性谍战视角这个全新角度出发,告诉我们战争中,保家卫国是每一个国民的责任,而女孩子当然责无旁贷。这部剧的出现,不仅挑战了传统视角,也改变了谍战剧的格局,它对谍战剧收视人群是一个视觉冲击,对非谍战收视人群是一个视觉亮点。
我们知道新事物的出现,一定会有反对的声音,一定会有一个观众由不适应到接受的过程。而我们近几天听到的“不像谍战剧”“玛丽苏”“好现代”“调色太鲜艳”……等等的心理上的不认同,就是这些现象的体现。哪怕你喊破了天,是女性视角,哪怕你列出那个时代的实物来证明,依旧还是被一些人打上了叉号。有些人不是拒绝胭脂,而是直接拒绝接受新事物。这个属于正常现象。从另一个方面看,开播这几天以来,广场有好多从不看谍战剧的路人发表胭脂的观后感,很多人第一次被胭脂剧情吸引关注谍战剧。虽然冲击传统群体,得到认可需要一个缓冲过程,但吸引其他群体,胭脂还是有充足的实力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大可以淡然相对,顺其自然。
2、赵丽颖。提到赵丽颖,很多观众的印象肯定逃不开花千骨。去年红透大江南北的花千骨使得赵丽颖可爱乖巧的形象深入人心,收视率,网络播放量也是创了纪录的。也因为如此,给赵丽颖造成了一个困局。花千骨之后,她出演了双面魔女玉无心,女汉子何修舞,傲娇大小姐碧瑶,每一次都是一个全新的蜕变。但收到的反馈皆不及现在每逢寒暑假都有重播的花千骨。其实就跟当年的小燕子是一个道理。越是街知巷闻,深入人心的角色,越有人觉得喜欢她们很羞耻。好像喜欢除她们以外的别人都很上档次一样。所以胭脂一出来,这些人首先蹦出来拒绝,心里想着:一定是玩票吧?只能演傻白甜的女演员怎么能演特工呢?开玩乐呢?我是觉得每一部剧,每一个角色都是演员的重新出发。花千骨的优秀已经成为过去,今天的胭脂,我们是从零出发,在零之上,有一点一滴的收获,我们都是开心的。因此别用过去的一切印象去看今时今日的她,也别定很高很高的目标来束缚住此时此刻的她。看了剧再去否定,别没看剧先说剧里演技如何,这样我会认为你太武断。
赵丽颖是一个很清楚自己能力的女演员,也是很敢于挑战传统思维的女演员。在很多变革,转折阶段,我们都会发现她的存在。第一部女性视角的仙侠剧,第一部先网后台的仙侠剧,第一部女性视角的谍战剧。她一直在充满风险并且风云变幻的舞台上,大刀阔斧的前进,虽然步步惊心,却也确实走得很稳。
而她最让我欣赏的是,她是一个特别知道专注演戏,并能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上,不理外界喧嚣,能沉淀下来的女演员。你看到的她的作品,都是她写了无数角色分析,跟合作对象多次讨论,吃透角色,让自己相信角色,确认角色的每一个行为皆合理可信,再让自己成为角色,然后呈现出来的。她对自己拍戏这件事上是绝对严肃认真的,她能下最大功夫,吃最多苦,但绝不会对外界多说一句难,多诉一句苦
也由衷希望,赵丽颖可以通过胭脂,从新出发,让喜欢小骨的观众从新认识她,接受她,并认可她。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胭脂来看到当时的时代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