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歌曲含义网络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歌曲含义网络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歌曲标题后面列歌手,还是列作词作曲者,其实反映的是音乐传播方式、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的变化。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音乐作品标题后面列的都是作曲者(以及作词者,如果有的话)的名字——
比如《欢乐颂》,席勒作词、贝多芬作曲,《我的太阳》,卡普罗作词、卡普阿作曲,《鳟鱼》,舒伯特作曲,等等。更别提各种把作曲家的名字直接列在标题里的器乐曲了,比如《巴赫十二平均律》、《肖邦夜曲》等等。
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那个时代的音乐,主要以乐谱作为载体进行传播。乐谱印刷出版以后,会被出版商庞大的销售网络运往世界各地,然后各地的音乐家、琴童就可以购买这些乐谱,学习、练习,甚至是登台演奏。所以对于乐谱消费者而言,他们更关心这首作品是谁写的(如果作者很知名,那么代表这部作品的质量很有保证),所以出版商会把作曲者的姓名列在显要的位置。
并不是只有古典音乐才这么做,流行音乐也一样——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的流行音乐已经比较繁荣了。那时美国很多中产家庭都有钢琴,会弹钢琴的人也多,当时普通人家开家庭舞会、开派对,都会有人弹钢琴,然后大家伴着琴声唱歌跳舞。当时的乐谱出版商就把各种当下时髦的歌曲印刷成一张一张的歌谱,叫「Sheet Music」,每首歌大概也就一张纸,然后雇佣会唱歌弹琴的销售员上门推销,去人家家里弹琴唱歌,如果客户喜欢这首歌就会把歌谱买下来。而这些歌谱上面也会列上作词作曲者的名字的。像著名的《噢苏珊娜》、《老黑奴》、《故乡的亲人》等歌曲,就是「Sheet Music」。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歌曲含义网络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歌曲含义网络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