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届民间网络歌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届民间网络歌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海渔歌》是马圣龙、顾冠仁在1959年所作的一首民乐合奏曲,以东海渔民劳动生活为题材而编创。
作者介绍:
一、马圣龙(1934.1.6~2003.9.20),上海人。上海民族乐团一级常任指挥、民族音乐家。集演奏、作曲、指挥于一身的老一代民族音乐家。
1952年进入上海乐团民间管弦乐队,是新中国第一代琵琶演奏家。灌制的《春江花月夜》、《欢乐的日子》等唱片广受好评。
60年代起从事指挥、作曲专业,创作了一批如《东海渔歌》(和顾冠仁合作)、《满江红》、《胡笳十八拍》等有影响力的民乐作品,享誉海内外,至今仍成为海外中(华)乐团的保留曲目。
与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扬琴演奏家周惠及二胡演奏家周皓合作多年,被誉为“江南丝竹四大名家”。
在4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指挥风格。如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东海渔歌》、《满江红》等,又如《俞逊发笛子独奏》专辑、《任同祥唢呐独奏》专辑等均由其担任指挥。曾多次荣获文化部及有关部门的奖励。
二、顾冠仁(1942—),生于江苏海门,1965年肄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历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现为上海市广播影视艺术创作中心签约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荣誉会长。
顾冠仁的作品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主要作品有:
琵琶协奏曲《花木兰、《王昭君》、合奏《东海渔歌》(与马圣龙合作)、《春天》组曲、《星岛掠影》、《将军令》、《大地回春》、《梅花引》、《在那遥远的地方——西部民歌主题组曲I》、《可爱的玫瑰花——西部民歌主题组曲II》;乐队协奏曲《八音合鸣》;
河南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艺术,最有名的是豫剧和河南梆子,其它各种还有小相狮舞、惠济剪纸、摸摸会、超化吹歌等。
小相狮舞。小相村是河南省文化厅命名的“文化艺术村”,是远近闻名的“狮舞之乡”,小相狮舞历史悠久,技艺高超,多次参加省、市、县重要的节日庆典和历届大型表演竞赛活动,无不载誉而归。小相狮子舞生于民间,创新发展于民间,是鲁庄这片文化沃土中培育出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
惠济剪纸。郑州惠济区剪纸艺术的主格调是喜庆而热烈,幸福且吉祥。其色彩主要是大红大绿奇艳无比,最适宜用于装扮春节、灯节、婚礼,以及绣制老虎帽、云雀鞋、花肚兜、枕头、衣边等等。其技艺延续,世代传承,千百年来都是老人教晚辈,姐妹相互学。
摸摸会。“摸摸会”流传在郑州登封市的一项传统民俗,“会”场位于中岳崇山九龙潭。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日夜,人们从十里八村纷纷赶来参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摸摸会”也自然演变成了物资交流大会。正好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农事已忙完,大家休闲一下,或者走走亲戚。
超化吹歌。河南新密流淌的溱河、洧水,孕育了太多的文明,超化吹歌就是其一。吹歌是中国的一种十分古老的吹奏乐演奏形式,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的组合,大约起源于商周时期,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中超化吹歌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超化吹歌大约起源于北朝,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组合的宫廷音乐。
超化吹歌兴于1500多年前的北朝宫廷,曲谱记录方式乃世界独一无二,以竹管为主演奏,千年来演奏者以口述传承。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届民间网络歌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届民间网络歌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